天津三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项目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产业
招商项目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7日
近年来,天津积极落实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组织企业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项目,成功推动多家企业跻身国家级智能制造梯队。此举不仅提升了本地企业核心竞争力,更通过项目引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招商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政策引领与天津智能制造生态构建
作为我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始终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旨在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和示范引领,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天津立足产业基础,围绕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导+平台支撑”的工作机制,组织企业精准对接国家项目要求,强化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能力,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生态。
二、曙光信息产业:筑牢IT制造安全可控标准基石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it行业生产制造领域安全可控射频识别应用标准研究及试验验证”项目,聚焦IT设备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需求。该项目以安全可控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开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IT制造领域的应用标准研究。通过攻克RFID芯片设计、数据加密、多源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制定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技术标准,并搭建标准化试验验证系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
项目实施后,将填补IT行业生产制造领域RFID应用标准的空白,推动行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化管理转型。一方面,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生产物料追踪、质量追溯、库存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管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我国IT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构建技术壁垒。
三、中国汽车工业工程:赋能汽车制造智能化升级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的“整车制造智能工厂运行管理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项目,瞄准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痛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汽车工厂在设备协同、数据互通、能效优化等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该项目以构建智能工厂运行管理标准体系为目标,研究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动态调度、质量在线监测、能源智能管控等关键技术标准,建立试验验证平台。
项目成果将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涵盖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统一数据接口标准和管理流程,实现生产执行层、过程控制层、企业管理层的高效协同,降低智能工厂建设成本,缩短升级周期。同时,标准体系的建立将推动汽车制造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范例。
四、天士力制药:开创中药智能制造示范路径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中药智能制造”项目于2016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成为中药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该项目以复方丹参滴丸国际注册产品为示范对象,聚焦中药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精准化难题。通过构建全生产流程数据信息统一平台,整合中药材种植、提取、制剂、包装等各环节数据,建立工艺控制模型库,实现生产参数的实时优化和质量的精准控制。
项目创新采用“数字化+可视化”技术,打通生产执行层、过程控制层、企业管理层的数据壁垒,形成一体化、信息化管理体系。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中药生产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更推动中药 manufacturing 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变,为中药国际化提供了质量保障。截至目前,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已在天士力多个产品线推广应用,成为中药智能制造的典型范例。
五、项目集群效应:引领产业智能化协同发展
三家企业的项目分别覆盖IT制造、汽车工业、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形成了“标准研究-试验验证-示范应用”的全链条布局。曙光信息产业的RFID应用标准、中国汽车工业工程的智能工厂管理标准,为制造业提供了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天士力的中药智能制造示范,则探索了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新路径。这种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态势,不仅提升了天津智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更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升级。
例如,曙光信息产业的标准体系可辐射本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零部件供应商、整机制造商形成标准化协作模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的研究成果将助力天津汽车产业基地(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吸引更多高端制造项目落地;天士力的经验则为京津冀地区中药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方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六、天津智能制造发展态势:政策赋能与产业升级并进
近年来,天津持续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系列措施优化创新生态。通过设立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技术咨询等服务;推动产学研用协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中心。这些举措为企业申报国家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天津已有多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相关项目,涵盖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此次三家企业的项目获批,进一步巩固了天津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和示范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未来,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天津将持续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天津经验”。
一、政策引领与天津智能制造生态构建
作为我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天津始终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旨在通过标准体系建设和示范引领,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天津立足产业基础,围绕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建立“政策引导+企业主导+平台支撑”的工作机制,组织企业精准对接国家项目要求,强化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能力,形成了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生态。
二、曙光信息产业:筑牢IT制造安全可控标准基石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it行业生产制造领域安全可控射频识别应用标准研究及试验验证”项目,聚焦IT设备生产环节的智能化升级需求。该项目以安全可控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开展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IT制造领域的应用标准研究。通过攻克RFID芯片设计、数据加密、多源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制定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技术标准,并搭建标准化试验验证系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
项目实施后,将填补IT行业生产制造领域RFID应用标准的空白,推动行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化管理转型。一方面,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生产物料追踪、质量追溯、库存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管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我国IT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构建技术壁垒。
三、中国汽车工业工程:赋能汽车制造智能化升级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的“整车制造智能工厂运行管理标准研究与试验验证”项目,瞄准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痛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汽车工厂在设备协同、数据互通、能效优化等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该项目以构建智能工厂运行管理标准体系为目标,研究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生产过程动态调度、质量在线监测、能源智能管控等关键技术标准,建立试验验证平台。
项目成果将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涵盖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统一数据接口标准和管理流程,实现生产执行层、过程控制层、企业管理层的高效协同,降低智能工厂建设成本,缩短升级周期。同时,标准体系的建立将推动汽车制造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为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范例。
四、天士力制药:开创中药智能制造示范路径
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中药智能制造”项目于2016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成为中药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该项目以复方丹参滴丸国际注册产品为示范对象,聚焦中药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精准化难题。通过构建全生产流程数据信息统一平台,整合中药材种植、提取、制剂、包装等各环节数据,建立工艺控制模型库,实现生产参数的实时优化和质量的精准控制。
项目创新采用“数字化+可视化”技术,打通生产执行层、过程控制层、企业管理层的数据壁垒,形成一体化、信息化管理体系。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中药生产的稳定性和均一性,更推动中药 manufacturing 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变,为中药国际化提供了质量保障。截至目前,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已在天士力多个产品线推广应用,成为中药智能制造的典型范例。
五、项目集群效应:引领产业智能化协同发展
三家企业的项目分别覆盖IT制造、汽车工业、生物医药三大领域,形成了“标准研究-试验验证-示范应用”的全链条布局。曙光信息产业的RFID应用标准、中国汽车工业工程的智能工厂管理标准,为制造业提供了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天士力的中药智能制造示范,则探索了传统产业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新路径。这种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态势,不仅提升了天津智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更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升级。
例如,曙光信息产业的标准体系可辐射本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推动零部件供应商、整机制造商形成标准化协作模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的研究成果将助力天津汽车产业基地(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吸引更多高端制造项目落地;天士力的经验则为京津冀地区中药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转型方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六、天津智能制造发展态势:政策赋能与产业升级并进
近年来,天津持续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系列措施优化创新生态。通过设立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技术咨询等服务;推动产学研用协同,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中心。这些举措为企业申报国家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天津已有多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相关项目,涵盖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此次三家企业的项目获批,进一步巩固了天津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和示范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未来,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天津将持续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天津经验”。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市彩涂板企业新三板挂牌引领混合所有制改革
2025-09-09
天津市东丽区养老护理培训工程破解人才短缺困局
2025-09-09
天津市和平区召开绵阳道地区优抚对象迎春座谈会
2025-09-09
天津市河东区联动普法进社区构筑法治招商新格局
2025-09-09
天津市疾控中心推动环境健康强化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9-09
天津市蓟州区创新服务机制破解乡村旅游发展瓶颈
2025-09-09
天津咸水沽镇多维施策赋能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025-09-09
天津响螺湾商务区招商成果丰硕助推区域经济腾飞
2025-09-09
天津央企中交一航局参建项目摘得国际工程界大奖
2025-09-09
天津药检所推出尖端检测装备 助力区域招商引资
2025-09-09
天津一汽丰田开放智造基地 深化品牌亲民化探索
2025-09-09
天津艺术史研究新成果天津艺术史话丛书启动编撰
2025-09-09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