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新区:以特色规划引领未来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区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天津高新区通过召开未来科技城(北区)规划汇报会,系统推进区域总体规划、发展规划及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编制,强调以特色定位引领开发建设,统筹规划协同,引入专业团队提升运营水平,为招商引资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一、构建全域规划体系,筑牢发展根基
未来科技城(北区)规划编制聚焦“全域一盘棋”理念,涵盖区域总体规划、发展规划、产业起步区与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城市设计,以及交通、水、电、气、热等专项规划。总体规划明确区域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聚焦产业方向与创新生态构建,城市设计方案则细化起步区建筑风貌、公共空间与业态组合,专项规划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的系统性与前瞻性。通过多层级规划衔接,形成“总规定方向、专规强支撑、详规落细节”的完整规划体系,为区域开发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二、锚定起步区核心地位,打造发展引擎
起步区作为未来科技城(北区)开发建设的“先手棋”,其规划质量直接关系区域长远发展。产业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围绕主导产业培育,规划建设创新研发、中试转化、产业孵化等功能载体,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则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突出“承接疏解、协同创新”定位,规划建设京津冀产业协作平台、创新资源共享中心和人才社区。天津高新区明确,起步区规划需开展多轮专题研讨,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优化空间布局与功能配比,确保起步即领先,成为带动全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三、强化规划统筹协调,实现整体联动
区域开发建设的整体性要求各项规划必须协同推进。天津高新区提出,市规划院在编制总体规划时,需统筹考虑发展规划、城市设计与专项规划的衔接,避免出现规划冲突或功能脱节。在空间布局上,确保产业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比例合理;在基础设施方面,推动交通路网与京津两地互联互通,同步规划水电气热等市政配套与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在生态建设上,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规划全过程,预留生态廊道与通风廊道,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通过规划统筹,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实施基础。
四、引入专业团队赋能,提升规划能级
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科技城(北区)积极探索“专业事专业人干”模式,计划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产业策划与园区运营团队参与项目。这些团队将结合国际先进经验与天津实际,在产城融合、智慧园区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提供创新方案。例如,在产业策划上,借鉴国内外科技园区成功案例,聚焦细分领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在运营管理上,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园区服务效率与创新要素集聚能力。通过专业力量加持,推动规划理念、设计水平与运营模式的全面升级。
五、聚焦特色亮点打造,塑造区域标识
天津高新区明确,未来科技城(北区)需跳出“同质化”发展路径,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独特标识。在产业特色上,依托天津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在协同特色上,深化京津合作示范区功能,探索“研发在北京、转化在天津”“总部在北京、生产在天津”的协同模式,吸引北京创新资源落地;在生态特色上,结合区域水系与绿地资源,规划建设滨水公园、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打造“蓝绿交织、宜居宜业”的生态科技城;在智慧特色上,推进“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实现城市治理、产业服务、民生保障的智能化管理。
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落地
规划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发展,未来科技城(北区)将以规划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提供坚实支撑。在硬件配套上,加快交通路网、市政设施、人才公寓、商业配套等建设,满足企业与人才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政策支持上,出台针对性产业扶持政策,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企业精准支持;在服务保障上,推行“一站式”审批、“保姆式”服务,简化项目落地流程,缩短建设周期。通过“软硬兼施”,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团队和高端要素集聚,推动未来科技城(北区)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未来,随着各项规划的逐步落地,天津未来科技城(北区)将以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构建全域规划体系,筑牢发展根基
未来科技城(北区)规划编制聚焦“全域一盘棋”理念,涵盖区域总体规划、发展规划、产业起步区与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城市设计,以及交通、水、电、气、热等专项规划。总体规划明确区域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发展目标,发展规划聚焦产业方向与创新生态构建,城市设计方案则细化起步区建筑风貌、公共空间与业态组合,专项规划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的系统性与前瞻性。通过多层级规划衔接,形成“总规定方向、专规强支撑、详规落细节”的完整规划体系,为区域开发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二、锚定起步区核心地位,打造发展引擎
起步区作为未来科技城(北区)开发建设的“先手棋”,其规划质量直接关系区域长远发展。产业起步区城市设计方案围绕主导产业培育,规划建设创新研发、中试转化、产业孵化等功能载体,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京津合作示范区起步区则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突出“承接疏解、协同创新”定位,规划建设京津冀产业协作平台、创新资源共享中心和人才社区。天津高新区明确,起步区规划需开展多轮专题研讨,结合区域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优化空间布局与功能配比,确保起步即领先,成为带动全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三、强化规划统筹协调,实现整体联动
区域开发建设的整体性要求各项规划必须协同推进。天津高新区提出,市规划院在编制总体规划时,需统筹考虑发展规划、城市设计与专项规划的衔接,避免出现规划冲突或功能脱节。在空间布局上,确保产业用地、生活用地、生态用地比例合理;在基础设施方面,推动交通路网与京津两地互联互通,同步规划水电气热等市政配套与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在生态建设上,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规划全过程,预留生态廊道与通风廊道,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通过规划统筹,形成“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实施基础。
四、引入专业团队赋能,提升规划能级
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科技城(北区)积极探索“专业事专业人干”模式,计划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产业策划与园区运营团队参与项目。这些团队将结合国际先进经验与天津实际,在产城融合、智慧园区建设、城市更新等领域提供创新方案。例如,在产业策划上,借鉴国内外科技园区成功案例,聚焦细分领域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在运营管理上,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园区服务效率与创新要素集聚能力。通过专业力量加持,推动规划理念、设计水平与运营模式的全面升级。
五、聚焦特色亮点打造,塑造区域标识
天津高新区明确,未来科技城(北区)需跳出“同质化”发展路径,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独特标识。在产业特色上,依托天津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在协同特色上,深化京津合作示范区功能,探索“研发在北京、转化在天津”“总部在北京、生产在天津”的协同模式,吸引北京创新资源落地;在生态特色上,结合区域水系与绿地资源,规划建设滨水公园、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打造“蓝绿交织、宜居宜业”的生态科技城;在智慧特色上,推进“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实现城市治理、产业服务、民生保障的智能化管理。
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落地
规划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发展,未来科技城(北区)将以规划为引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提供坚实支撑。在硬件配套上,加快交通路网、市政设施、人才公寓、商业配套等建设,满足企业与人才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政策支持上,出台针对性产业扶持政策,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企业精准支持;在服务保障上,推行“一站式”审批、“保姆式”服务,简化项目落地流程,缩短建设周期。通过“软硬兼施”,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团队和高端要素集聚,推动未来科技城(北区)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未来,随着各项规划的逐步落地,天津未来科技城(北区)将以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天津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天津产学研融合新里程:天大与宝洁共塑创新生态
2025-08-24
平安物流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落户津南经济开发区
2025-08-24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落户中新天津生态城
2025-08-24
清华东丽共建博士实践基地助力科技强区招商引资
2025-08-24
天津翠屏山澜商务中心:打造区域产业升级新引擎
2025-08-24
南开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企业融资与招商引资
2025-08-24
南开区深化"双万双服"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08-24
南开区以专利资助推动科技创新与招商引资双提升
2025-08-24
天津港保税区:从产业高地到宜居新城的华丽蜕变
2025-08-24
天津银企携手深化合作 共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24
天津首季招商引资内资到位额突破1200亿元
2025-08-24
中国铁科研究院武清产业基地启动试生产
2025-08-24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和平区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07
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东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20
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2025-01-13
关于西青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
2025-01-13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