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开路智能停车楼落成 纾解枢纽地带停车困局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为优化区域交通资源配置,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在天津站后广场核心区建成智能化立体停车设施。该项目融合前沿技术与科学规划,有效补充枢纽地带公共服务短板,对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具有示范意义。
一、项目选址精准对接需求
该停车楼毗邻新开路与华兴道交通枢纽,半径500米覆盖长途客运站及轨道交通换乘节点。数据显示,天津站周边日均过境车辆逾万辆,原有地面泊位仅能满足不足15%需求。新建设施充分考虑接驳便利性,地下通道直通高铁进出站口,实现"零距离换乘"功能集成。
二、空间利用技术创新突破
建筑采用垂直循环式智能系统,通过升降横移装置实现7层立体存取。其核心技术包含激光定位导航、重力感应防偏载、云端预约系统三大模块。相较于传统停车场,同等占地面积的泊位供给量提升4.2倍,车辆平均存取耗时控制在120秒内。消防系统配备温感喷淋和机械排烟双回路,紧急情况下可实现90秒全库疏散。
三、绿色建造引领行业标准
施工全程应用装配式钢结构,较传统混凝土建筑减少碳排放37%。屋顶铺设光伏发电组件,年发电量可满足设施30%运营能耗。雨水回收系统灌溉立体绿化墙面,使建筑绿化率达28%。特别设置12个新能源车专用泊位,配备智能充电桩与电池安全监测装置。
四、智慧管理实现动态调控
运营系统接入天津市静态交通管理平台,可实时分析周边道路饱和度。创新推出"潮汐泊位"机制,每日7时至9时开放30%车位供即停即走车辆使用。通过大数据预测算法,在春运等高峰时段自动延长夜间服务时长,与地铁末班车实现运营时段无缝衔接。
五、综合效益实现多重提升
项目运行后预计减少周边道路违停率68%,缓解新开路每日高峰拥堵时长约45分钟。枢纽区出租车周转效率提升22%,旅客平均接驳时间缩短至8分钟。地面释放空间将改造为步行广场,新增休憩设施与商业服务网点,构建"以静制动"的交通治理新模式。
六、城市更新融合交通治理
该工程是天津站TOD开发的标志性项目,与同步推进的地铁7号线、Z2线形成多网融合示范。规划部门透露,全市已有12处交通枢纽启动同类智能车库建设,未来三年将新增智能泊位超5000个。通过土地集约利用与智能管控双轨并进,天津正在创建"枢纽+智慧"的新型城市交通生态。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