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强化金融赋能 116家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落地

金融业 小微企业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天津-西青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1日
天津西青区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相关要求,通过建立专项机制、精准对接需求、搭建银企平台等举措,已推动116家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落地,融资额度达10.71亿元。此举不仅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更为区域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金融支撑。
一、构建专项工作机制,筑牢金融服务基础
天津西青区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将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纳入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任务,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引导、金融参与、企业受益”的协同推进模式。通过制定《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细化风险补偿资金的使用范围、申报条件和审核流程,确保政策落地有章可循。同时,联合驻区金融监管部门,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分析研判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金融机构服务瓶颈,为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二、精准挖掘融资需求,建立动态信息库
为实现企业需求与金融服务的精准匹配,天津西青区组织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专项行动,由各街镇、开发区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摸排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动态信息库,分类收录企业所属行业、经营状况、资金用途等关键信息,实现“一企一档”管理。信息库设置专人负责维护更新,确保数据实时反映企业需求变化,为后续银企对接和政策制定提供精准导向。目前,信息库已累计收录近千家企业融资需求信息,覆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
三、搭建多元对接平台,促进银企高效合作
针对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天津西青区创新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银企对接平台。线下方面,先后举办两场专题银企对接会,邀请20余家驻区银行机构和110余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参会,通过政策解读、产品推介、一对一洽谈等环节,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直接沟通。会上,银行机构详细介绍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利率优惠和审批流程,企业则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提出融资诉求,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线上方面,依托区域政务服务平台,开设“金融服务专区”,整合银行产品信息、企业需求发布和政策查询功能,实现银企对接“不见面”办理,进一步提升对接效率。
四、强化后续跟踪服务,推动需求落地见效
银企对接会后,天津西青区建立“意向跟踪—审批督办—结果反馈”全流程服务机制,安排专人对接金融机构和企业,实时掌握贷款审批进度。对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协助整理申报材料、对接银行审批部门,协调解决抵押担保、信用评估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对暂未通过审批的企业,分析原因并提供融资规划建议,引导其通过优化经营或调整融资方案再次申请。目前,民生银行、天津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已针对对接会上的意向企业启动贷款审查程序,相关贷款将于近期完成审批并举行签约仪式。截至目前,通过系列对接服务,已有116家企业成功获得融资支持,融资总额达10.71亿元,资金主要用于设备更新、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五、深化政策宣讲覆盖,提升企业知晓率
为确保更多中小微企业了解并享受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天津西青区制定“政策宣讲全覆盖”计划,由各街镇、开发区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制定详细宣讲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通过“进园区、进企业、进商圈”等方式,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邀请金融机构业务骨干和政策专家,用案例解读、现场答疑等形式,向企业讲解风险补偿政策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典型案例。同时,利用政务新媒体、企业服务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政策解读图文、短视频等内容,扩大政策知晓范围,确保企业“懂政策、会申报、能受益”。
六、优化金融服务生态,持续激发企业活力
下一步,天津西青区将从三方面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是加大融资信息搜集力度,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扩大需求摸排覆盖面,确保动态信息库数据及时更新;二是创新对接方式,结合区域产业布局,组织开展“园区专场对接”“产业链专项对接”等活动,推动金融机构提供定制化融资服务;三是健全银政企沟通协调机制,建立驻区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情况月报制度,定期分析贷款投放规模、利率水平和企业满意度,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融资成本、创新金融产品,缩短贷款审批周期,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支撑,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西青区强化金融赋能 116家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落地1838天津西青区积极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要求,通过建立专项机制、精准对接需求、搭建银企平台等举措,已推动116家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落地,融资额度达10.71亿元,为区域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优化注入金融动力。
一、构建专项工作机制,夯实金融服务基础
天津西青区将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发改、金融、税务等多部门资源,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金融参与”的协同推进模式。通过制定《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风险补偿资金的使用标准、申报流程和分担机制,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分析研判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金融机构服务瓶颈,动态调整政策实施细则,确保政策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
二、精准挖掘融资需求,建立动态信息库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底数不清”问题,天津西青区组织开展“金融服务进千企”行动,各街镇、开发区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动态信息库,分类收录企业所属行业、经营规模、资金用途等关键信息,实现“一企一档”管理。信息库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定期更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变化,确保数据实时反映企业需求动态。目前,信息库已覆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累计收录近千家企业融资需求信息。
三、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促进供需精准匹配
针对中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天津西青区创新搭建多元化银企对接平台。线下举办专题对接会,邀请20余家驻区银行机构和110余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参会,通过政策解读、产品推介、一对一洽谈等环节,推动金融机构与企业直接沟通。会上,银行机构详细介绍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利率优惠和审批流程,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提出融资诉求,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线上依托区域政务服务平台开设“金融服务专区”,整合银行产品信息、企业需求发布和政策查询功能,实现银企对接“线上办、不见面”,进一步提升对接效率。
四、强化后续跟踪服务,推动需求落地见效
为确保银企对接成果转化,天津西青区建立“意向跟踪—审批督办—结果反馈”全流程服务机制。安排专人对接金融机构和企业,实时掌握贷款审批进度,对审批过程中出现的抵押担保、信用评估等问题,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和解决方案。对已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协助整理申报材料、对接银行审批部门,推动贷款快速落地。目前,民生银行、天津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已针对对接会上的意向企业启动贷款审查程序,相关贷款将于近期完成审批并举行签约仪式,116家企业的融资需求已成功落地,有效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五、深化政策宣讲覆盖,提升企业知晓率
为扩大政策惠及面,天津西青区制定“政策宣讲全覆盖”计划,各街镇、开发区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制定宣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通过“进园区、进企业、进商圈”等方式,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会,邀请金融机构业务骨干和政策专家,用案例解读、现场答疑等形式,向企业讲解风险补偿政策、信贷产品申请流程和利率优惠措施。同时,利用政务新媒体、企业服务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政策解读图文、短视频等内容,扩大政策传播范围,确保企业“懂政策、会申报、能受益”。
六、创新对接服务模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天津西青区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创新开展“分类对接”服务。针对工业园区企业集聚特点,组织“园区专场对接会”,邀请园区管委会、金融机构和入驻企业共同参与,定制符合园区产业特色的融资方案;针对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产业链专项对接”,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资需求,协调银行机构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此外,推动金融机构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进一步缩短贷款办理时长,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性。
七、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提升服务质效
为实时掌握中小微企业贷款情况,天津西青区建立驻区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情况月报制度,要求银行机构定期报送贷款投放规模、利率水平、企业使用情况等数据,为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畅通银政企沟通渠道,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企业意见征集会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金融机构服务中的问题,协调解决抵押担保不足、信用信息缺失等共性问题。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适当放宽准入条件、降低贷款利率、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提升贷款效率,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