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金融新政深化开放 招商引资迎来重大机遇

金融业 自贸区
所属地区:天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天津市召开重要会议发布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新政策,副市长出席并强调将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促进招商引资,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新出台的30条专项措施聚焦跨境金融、特色产业与区域协同三大领域,标志着自贸区开放型金融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
一、政策框架实现系统性突破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30条支持政策涵盖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外汇管理改革、租赁业全链条服务、绿色金融创新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五大维度。该政策体系突破多项制度瓶颈:允许区内企业开展更高额度跨境资金池业务;简化高新技术企业外债登记流程;探索基于真实交易背景的新型离岸贸易外汇结算模式。同时赋予天津自贸区首批试点开展融资租赁公司母公司外债便利化额度共享、跨境资产转让等专项权限。
二、租赁业发展获专项赋能
针对天津融资租赁资产规模全国领先的特色优势,新政单列7项专项支持:允许飞机等大型设备租赁企业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租赁资产跨境双向转让;支持设立专业保险配套机构;探索租赁物海关监管模式创新。中国东疆租赁产业创新示范区负责人表示,配套细则落地后将提升跨境租赁资产流动性30%以上,助推天津建设全球飞机租赁中心。
三、跨境金融枢纽功能升级
在人民币国际化应用方面推出突破性举措:允许区内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支持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建设;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配合天津市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升级,实现单证审核效率提升50%,此举将显著增强港口贸易企业资金周转能力。统计显示自贸区年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突破3000亿元,政策落地后跨境资金流动效率有望再提升20%。
四、区域协同机制创新突破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新政建立跨区域金融协调机制:推出三地共用重点项目库融资服务快速通道;允许金融机构开展跨区域联合贷业务;建立科技企业跨省市资质互认体系。天津银保监局数据显示,该政策可辐射京津冀区域内超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降低企业跨区域融资成本约15亿元。天津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配套的航运金融专项方案将打通京津冀海陆联运供应链融资堵点。
五、实施保障机制全面构建
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天津市配套推出四大实施路径:建立专项工作组按月督办;设立20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发自贸区金融大数据监测平台;实施企业诉求直达通道。经评估,该政策体系实施后预计每年带动新增跨境投融资规模超600亿元,吸引超百家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龙头企业入驻。自贸区管委会将三季度定为"政策攻坚季",重点推动资本项目便利化等核心条款落地见效。
六、产业聚集效应加速显现
金融开放新政已带动实体项目加速聚集。据悉,中资企业海外投资服务平台、离岸贸易结算中心等15个标杆项目完成选址,新能源装备跨境租赁、生物医药研发跨境融资等领域的12个过亿级项目进入签约阶段。区内银行机构推出的自贸专属信贷产品平均利率较基准下浮10%,惠及企业范围较2023年扩大三倍。
天津自贸区自批复设立以来,已形成金融创新成果超120项。此次央行专项支持政策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形成多重叠加效应,将进一步巩固其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地位,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提供重要金融支点。近期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显示,区内跨境金融便利化指数较上年提升28个百分点,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40%,制度型开放优势持续深化。

天津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天津产业园区

天津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