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青区千亿级运河文化带建设开启文旅融合新篇章

文化产业
所属地区:天津-西青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天津西青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重大文旅项目,计划投资千亿元打造大运河文化发展带。该项目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将整合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构建集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文旅产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推动区域文化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一、顶层设计与战略定位
西青区围绕国家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总体要求,将34公里运河西青段划分为四大特色文化板块:辛口镇突出农耕文明与运河灌溉史,中北镇融合近代工业遗存与海派建筑风格,杨柳青镇依托年画非遗打造古镇文旅综合体,西营门街则以现代城市景观重构运河滨水空间。这一规划被纳入市级重点文化工程,旨在形成“一河贯通、四镇联动”的发展格局。
二、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
项目引入专业文旅企业设立北方区域总部,成立专项开发公司负责整体运营。开发模式强调“保护性开发”,对现存9处文保单位实施数字化建档与风貌修复,同时通过PPP模式建设文化场馆、生态廊道等公共设施。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将带动沿线形成文创、旅游、会展三大产业集群,预计创造超2万个就业岗位。
三、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实践
近年来,西青区已系统整理运河相关非遗项目21项,包括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技艺、运河号子等。新建的非遗展示馆将采用沉浸式展陈技术,联动沿线4个街镇文化站形成传承网络。2023年举办的国际运河文化论坛上,西青区与多个历史文化名城签署了遗产保护合作协议。
四、公共文化服务升级计划
在现有210个基层文化站点全覆盖基础上,西青区启动“文化设施提质工程”:规划中的新图书馆将引入智慧借阅系统,民俗文化馆侧重展示运河沿岸生活场景,大剧院计划每年举办不少于50场惠民演出。文体部门表示,这些设施均采用无障碍设计标准,服务半径覆盖全区85%以上常住人口。
五、区域协同发展新动能
作为京津冀运河文化长廊的重要节点,西青段开发已与河北、北京相关区域建立联动机制。2024年启动的“运河游船通航试验段”将实现三地水上航线衔接,配套建设的自行车慢行系统贯通全线。交通部门透露,未来还将开通连接运河景区与地铁站点的免费接驳巴士。
当前,西青区正组建由历史学者、规划专家构成的顾问团队,对运河沿岸48处历史遗迹进行价值评估。文化旅游部门强调,所有开发行为均需符合国家文物保护法规,确保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将于2025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集中展示。

天津西青区产业园区

天津西青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天津西青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